-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血管性痴呆,又称血管性脑病变,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记忆力减退和认知能力下降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的堵塞或者破裂导致了脑部缺血或者出血,进而损害了脑部神经元,影响了脑部的功能,最终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特点之一就是记忆力减退。患者常常出现短期记忆减退的症状,比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已经做过的事情,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日等等。此外,患者还会出现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能力减弱等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另一个特点是情绪和行为改变。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焦虑、易烦躁等情绪波动,也可能出现冷漠、孤僻等行为改变。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表现为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失语症。而且,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精神运动性异常,比如意识模糊、行动迟缓、姿势不稳等症状。
总的来说,血管性痴呆的特点是逐渐进展的。随着脑部血管病变的继续发展,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会持续恶化。因此,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弱、情绪和行为改变、语言障碍或者精神运动性异常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减缓病情的进展。同时,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适当进行脑力训练,尽可能延缓痴呆症的加重。
-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部病变的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对人的记忆、认知能力等有一定的影响,会使部分患者丧失自理能力,重症者可致死。常伴... 详细»
-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二大常见病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Va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小血管病等各种脑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VaD的... 详细»
-
-
血管性痴呆针灸方法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因素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痴呆。血管性痴呆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体针、头针、耳针、电针等。1.体针:体针是最常用的针灸方法之一,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四神聪、风池、太冲、三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