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二大常见病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Va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小血管病等各种脑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
VaD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方面的损害,同时还可能伴有情绪和行为改变。其起病相对较急,病情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或波动性病程。
VaD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评估、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VaD诊断标准是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制定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VaD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脑血管病的治疗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针对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以预防和控制血管病的进展。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以改善认知功能。非药物治疗主要是认知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总之,V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部病变的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对人的记忆、认知能力等有一定的影响,会使部分患者丧失自理能力,重症者可致死。常伴... 详细»
-
-
血管性痴呆针灸方法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因素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痴呆。血管性痴呆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体针、头针、耳针、电针等。1.体针:体针是最常用的针灸方法之一,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四神聪、风池、太冲、三阴... 详细»
-
-
血管性痴呆症状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类型,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记忆力减退:这是血管性痴呆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近期记忆力下降,难以记住新的信息或事件。2.认知功能障碍:除了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