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意识障碍是指大脑功能发生异常导致的意识障碍状态。它可以表现为清醒度降低,意识模糊,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以及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下降等现象。意识障碍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包括脑部外伤、中风、脑炎、脑肿瘤、中毒、癫痫、低血糖、代谢病等。
在医学上,意识障碍被分为不同的级别。轻度意识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变慢,有时看似“发呆”或“恍惚”状态;中度意识障碍则表现为清醒度明显下降,患者常常无法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重度意识障碍则表现为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接受外界刺激。
意识障碍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才能确定病因和病情。而对于患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全面的急救护理,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减轻颅内压力、维持血压稳定等措施。
对于一般的轻度意识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通常需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情绪,同时遵医嘱进行治疗。对于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则需要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护和治疗。
预防意识障碍的发生,首先要重视脑部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治疗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疾病,避免意外事故等。此外,对于有易发意识障碍病史的患者,也要定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脑部疾病。
总之,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的落实,能够有效降低意识障碍带来的危害。
-
-
植物状态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梁一鸣 副主任医师
-
-
心衰会引起意识障碍吗
曾锐祥 主治医师
-
-
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多久恢复
于纯文 副主任医师
-
-
脑卒中意识障碍会有什么表现
柳华 主任医师
-
-
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如何评...
赵艳艳 副主任护师
-
-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有哪些
徐桂兴 副主任医师
-
-
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大脑的疾病,大脑系统受到伤害,会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觉醒障碍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它最主要的原因包括颅内的病变和颅外病变。颅内病变常见于广泛的大脑的炎症,还有幕上占位性的病变造... 详细»
-
-
意识障碍的饮食
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其病因主要有外界创伤、脑部疾病、营养流失等因素有关,患有意识障碍的人除了不能受到外界刺激外,饮食上也尽量不要吃能引起刺激的食品,在饮食方面尽可能... 详细»
-
-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可能是由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能力出现异常。根据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种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