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中枢性面瘫,又称核上性面瘫,主要是由于面神经核以上部位受损引起的面肌瘫痪。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中枢性面瘫的原因: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大脑中负责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区域受损,进而引起中枢性面瘫。
2.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神经纤维,导致中枢性面瘫。
3.颅脑外伤:颅脑外伤可能导致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神经纤维受损,进而引起中枢性面瘫。
4.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神经纤维受损,进而引起中枢性面瘫。
5.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神经纤维脱髓鞘,进而引起中枢性面瘫。
6.脑部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神经纤维变性,进而引起中枢性面瘫。
需要注意的是,中枢性面瘫的症状通常比周围性面瘫轻,表现为患侧额纹基本对称,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而闭眼、皱眉、鼓腮等动作基本正常。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