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腹水是指肝病患者腹腔内积液,主要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血浆蛋白流失严重,而肾脏滤过的液体逐渐积聚在腹腔内。肝腹水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现象,它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肝病,如肝硬化、良性肝瘤和肝癌等。
肝腹水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部膨隆,腹水的程度可以轻重不一,轻者腹部稍微隆起,重者则腹部极度膨大,甚至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患者还常常感到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由于腹水的压迫作用,还容易导致脾脏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治疗肝腹水的方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利尿剂为主,可以帮助患者排除多余的体液。饮食调理则需要限制盐分、控制水分摄入,以减少腹水的产生和积聚。针对严重的肝病和腹水,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腹腔穿刺、腹腔引流或腹腔分隔术等方式减少腹水的积聚和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
预防肝腹水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疗肝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病,可以有效减少肝腹水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肝腹水的患者,积极治疗肝病,并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肝腹水是一种常见的肝病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预防肝腹水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疗肝病,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减少腹水的积聚,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