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是由胃酸及消化液回流至食道引起的。食管是连接咽部和胃部的管道,其主要作用是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部。然而,如果食管内的上部括约肌不够紧密或者胃部的括约肌功能受损,胃内的酸性消化液就可能会逆流到食管内,损伤食管黏膜,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原因有:
1.饮食因素: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辣椒和酒精等可以加重胃酸分泌,增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
2.生活习惯:如大餐后躺着、睡前进食,过度饮酒、吸烟等都会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
3.身体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食管括约肌功能不良,或者因为肥胖、妊娠、长期咳嗽等原因导致腹压增加,都会诱发反流性食管炎。
4.药物因素: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洋地黄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也有可能增加患者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
一旦患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吞咽困难、咽酸、反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食管黏膜发生溃疡和狭窄,甚至是食管癌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过多的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引发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身体因素和药物因素等。预防反流性食管炎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患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