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二次复发,是这个病的常见症状,还是需要积极的治疗,通过抗生素来进行消炎,同时药物的量要加大,因为,二次发作时,药物需要控制到毛细血管发炎,所以,药量比首次用药量要大。二次发作川崎病,应该是免疫功能障碍导致,在治疗上要再次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每公斤体重需要2克,而且要在一天内输入完毕,用于激素来抑制免疫反应。
川崎病的症状有哪些
1、持续发热,体温超过三十九度,时间会超过五天,服用抗生素无效。 发热中期,阴部会出现红色斑疹,有些痒。一周后手指甲脚趾甲呈苍白色,手足皮肤变硬紧绷。
2、病情较重的,会带来心脏病。发热症状消退后,往往会有心肌炎、心率失等心脏疾病。患者会有无力、胸闷、面色苍白的症状。
3、还可能有关节炎、中耳炎、肺炎、腹泻等症状。每个患者的病程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孩子能发烧一个多月,通常可划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最后是慢性期。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心脏方面的疾病,会对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
4、宝宝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在颈部可以摸到淋巴结的存在,颈部单侧有,按压的时候会有痛的感觉。
-
-
如何判断川崎病复发
川崎病临床上又称为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一种以系统性血管炎为主的疾病。川崎病的患儿在日常多有出现发热、皮疹、结膜充血、脱屑和冠状动脉病变等症状。且川崎病在治愈后,如出现全身反复高热以及皮疹的... 详细»
-
-
川崎病怎么确诊
川崎病可以导致冠状动脉损害,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所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患川崎病在5天以内会发烧不退,而且还会表现为手脚红肿,发硬,眼睛充血,同时还有大面积的脱皮症状,身体出现红疹等。 详细»
-
-
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症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的别名,其命名是由1967年时日本川崎医师首次发现而来的。川崎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也会发现于学龄儿童身上的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另外亚裔儿童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