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肠炎是由于肠道受到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感染引起,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当患有急性肠炎出现疼痛,可以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饮食调整、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
1.多喝水:患有急性肠炎,可能会导致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为身体补充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并稀释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减轻肠道炎症症状。
2.适当休息:也可以通过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帮助身体恢复,缓解急性肠炎疼痛。
3.饮食调整:在急性肠炎发作期间,建议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稀饭、蔬菜等,减轻肠胃负担,缓解疼痛。
4.局部热敷: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腹部进行热敷,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腹部疼痛,但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药物治疗:如果腹痛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缓解急性肠炎的症状,并不能根治疾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预防急性肠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