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指的是在肝内胆管内形成的结石。肝内胆管是将肝脏产生的胆汁输送至胆囊的管道,它的正常功能对于身体的消化和排泄非常重要。当肝内胆管出现结石时,会影响胆汁正常的流动,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胆盐或者胆红素等物质过多沉淀而成。导致这些物质过多沉积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胆囊功能异常以及肝脏疾病等因素。一旦肝内胆管出现结石,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胆管炎、胆囊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肝内胆管结石,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的情况。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可能是由于结石的堵塞导致胆管内胆汁积聚、压力增加而造成的。这时候,及时治疗结石,恢复胆管的正常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轻度扩张的治疗,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胆道镜取石、经皮穿刺胆道镜取石等方法。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除了治疗,饮食调整也是患者们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避免进食过于油腻、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疾病康复。
总之,了解肝内胆管结石和轻度扩张的情况以及采取积极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