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体现有的血容量无法维持循环系统向全身的组织器官输送足够的氧和其他营养物质时,会出现休克,即失血性休克。当患者出现大出血及未知原因的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应及早送医治疗,医生会根据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尽快发现出血灶,有效止血并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恢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1、失血性休克为短时间内大量失血,所以首先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紧急止血,找到出血灶,有条件的情况下克酌情进行急诊手术止血。
2、如果活动性出血未被控制,应实施控制性血压管理、积极稳定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在安全范围内。
3、进行监测,一般监测包括意识状态、心率、血压、体温、皮肤触感、尿量等。其他监测还有有创监测、氧代谢监测、微循环监测。
4、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及时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
5、休克者往往有体温下降的情况,应注意患者保暖,并配合一定的升温治疗。
6、对于有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后,采取一定手段来减弱神经刺激因素,缓解患者的疼痛。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对特殊损伤部位进行治疗,如骨折、脊髓损伤患者。
-
什么是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因为大量失血造成的,比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外伤引起的出血、妇科疾病造成的出血等。其中失血之后是不是会造成休克,并不是看出血的分量,反而是看出血的速度。如果出血速度快、出血量超过总血量3... 详细»
-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失血性休克又被称为出血性休克,是一种多见于患者由于外伤导致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或者妇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其中出血后陷入休克的条件除了取决于失血的速度,还取决于失血的量。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主要分为:1... 详细»
-
失血性休克的饮食
失血性休克是指身体由于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患者病情稳定后在饮食上要注重调理,以促进身体康复。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 一日三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主食由米饭、面食、蔬菜、肉类、蛋类等组成;餐前或餐后... 详细»
-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休克的一种类型,也是四种休克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失血性休克是指在体内或血管内大量失血,引起血容量急剧减少、循环血量骤减、心输出量减少,并导致血压降低和体内微循环障碍。失血性休克... 详细»
-
失血性休克有哪些症状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主要是由于胃肠道出血、创伤性出血、食道静脉曲张和异位妊娠等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量出血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35%,需及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