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殿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包括脱离现场环境、快速降温、补充水分、服用药物、气管内插管等。
1、脱离现场环境:当出现头晕、大汗等中暑症状时,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带休息。让患者保持平躺,解开衣服扣子,抬高双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促进机体散热。
2、快速降温:高温中暑后,体内的热量增多,需要快速降温。可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并打开风扇或者用扇子扇风,加速散热。当体温下降至38℃以下时,要避免继续吹冷风。
3、补充水分:如果患者的状态基本清醒,需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饮用小苏打清凉饮料或者食盐水,避免水和电解质失衡。
4、服用药物:若是轻微中暑,患者仍能自行活动,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热祛暑的药物治疗,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有助于体内暑热消散,促进病情缓解。
5、气管内插管:部分患者中暑后会发生昏迷,无法进行自主呼吸,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此外,还可采取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方式,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恢复期间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再次进入高温环境,可以适量喝绿豆汤、冬瓜汤等解暑的汤品。
-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是什么,预防中暑多喝什么水?
夏天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夏季虽然景色非常好,但由于气温较高,人们总是会感觉热得透不过气来,所以夏季持续的高温就容易导致中暑。在临床上,中暑指的是在暑热季节、高温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详细»
-
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是指在暑热季节、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其常见高热、大汗或无汗、口渴、恶心呕吐、抽搐等... 详细»
-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是指在炎热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过多丢失等原因,导致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严重中... 详细»
-
中暑急救
中暑的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脱离中暑环境,将患者转移至凉爽通风的环境下。症状轻微的患者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对于重症的中暑患者来说,需要及早转运至医院。除了补充水分以外,还需要监测电解质和各脏器功能。合... 详细»
-
高温烈日如何预防中暑?中暑怎么办?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最容易大规模出现的一种表现,中暑会直接导致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使身体出现种种不适反应。炎炎夏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启了“酷暑模式”。随着暑热袭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