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咽喉头颈专科主任 黄晓明教授
近日,一名年轻的甲状腺癌患者找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咽喉头颈专科主任黄晓明教授求助,希望治疗后颈部不留瘢痕。经过术前的精准评估和方案制定等一系列准备后,8月19日中午,黄晓明教授利用达芬奇机器人,仅用1个小时,采用经腋窝入路为她完成了甲状腺癌根治手术,颈部及胸部没有遗留任何瘢痕。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据介绍,这台手术是黄晓明教授团队的第3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目前手术量位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国第一。
作为国内颈部内镜手术的开创者和领军者之一,黄晓明教授在2016年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首例经腋下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不断将机器人手术拓展至颈部先天性囊肿、扁桃体癌、声门上型喉癌、复发鼻咽癌、舌根肿瘤等等领域。第3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这项技术的成熟、有序推广,可以为更广大的患者造福。
机器人如何在头颈部“施展拳脚”?
“许多头颈部的疾病需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手术往往需要在头颈部留下难以磨灭的瘢痕,影响美观并造成患者的社会心理障碍。”黄晓明教授介绍,颈部内镜手术的开展使部分患者避免了颈部瘢痕,但由于内镜缺乏3D视野、器械不可转弯等缺点,内镜技术在头颈部的适应证拓展受到制约,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引入则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表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内窥镜手术辅助系统,可提供真实三维高清视野,Endowrest功能机械臂提供灵巧手术操作,为微创外科医师提供更精准、稳定的手术操控平台,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头颈部与胸腔和腹腔不同,没有明显的腔体,那么机器人如何钻进去进行手术呢?黄晓明教授解释道,虽然头颈部不含自然腔体,但是颈部有自然的解剖间隙与层次,通过二氧化碳注气法或无充气的拉钩悬吊法,打开肌肉和筋膜间隙建立手术空间。
(黄晓明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咽喉头颈专科黄晓明教授团队经过10多年近3000例甲状腺及颈部无注气内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娴熟开展了多种颈外入路的方法,如腋下、胸前、锁骨下、耳后等甲状腺手术及头颈部手术入路,而机器人的3D镜头和多臂多关节器械能使内镜手术更如虎添翼。
黄晓明教授介绍,机器人的引入可以使医生完成以往内镜下难以操作的手术,例如经单侧腋下(又称腋窝)入路的施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双侧中央区清扫,以及经耳后入路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等,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此外,对于局限性复发鼻咽癌,也是适合于机器人辅助下手术的适应症。我们还率先开展了经口机器人辅助下鼻咽癌放疗后咽后淋巴结清扫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复发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选择。”
机器人手术优势多,是否值得选择?
据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要包括医师操作控制系统、机械臂系统、视频成像系统,可提供清晰放大的3D立体视野,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逼真,比传统的内镜的二维平面更精准。其次,机械手臂更灵巧,活动范围更大,过滤直接操作时的手部颤动,具有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及精确度。
“机器手可以在540度的空间下灵活运行,是人手活动范围的3倍,尤其是在咽喉头颈部狭窄解剖区域中更显得它的优势,使手术更安全,在狭窄腔体内的操作更加灵活、精准,操控范围大。”黄晓明教授介绍。
(机器人手术进行中)
临床实践表明,这些丰富的达芬奇机器人术式可为患者提供最优手术选择,从而在保证手术质量和疗效的前提下,达到极佳的美观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愈合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
机器人手术的优势这么多,许多患者很关心的是机器人手术价格是否更高呢?黄晓明教授提到,从单次手术价格来说,确实要比常规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贵,部分还需自费,增加的部分主要为手术中使用的机械臂等设备耗材。
但机器人手术可以使切口做得更隐蔽,坐位的操作也能使医生避免长时间手术疲劳,操作更稳定更精准,对于病情复杂又有美容要求的患者更能进一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
黄晓明教授表示,价格是影响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但是否选择机器人手术需要综合衡量后决定,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300例精心治疗的经验沉淀,标志着我们团队头颈外科机器人手术迈入新的台阶,更是新的起点。期待我院咽喉头颈外科继续砥砺前行、再创佳绩,为省内外甲状腺及头颈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黄晓明教授说道。
通讯员:张阳、黄睿、梁发雅
专家简介:
黄晓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咽喉头颈专科主任。广东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耳鼻咽喉联盟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
-
-
肺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利弊
郑远 副主任医师
-
-
甲状腺癌机器人手术效果
黄晓明 主任医师
-
-
前列腺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安...
古迪 主任医师
-
-
甲状腺癌机器人手术是什么
黄晓明 主任医师
-
-
甲状腺癌机器人手术要注意什...
黄晓明 主任医师
-
-
达芬奇机器人切除前列腺癌的...
温星桥 主任医师
-
-
省医机器人方阵又添新成员 手术室机器人成最忙”物流人”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增加了两位新兵——医院物流机器人小光和小风,担任手术室的医用物资配送工作。分别从病理间和二级库房配送病理标本、手术器械包,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物资到六、七层的手术间。 详细»
-
-
广东省第一例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南方医院成功开展
12月4日下午,一名患者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了由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下进行的胃癌手术。据了解,此次手术中使用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广东省首次亮相,标志着我省“微创机器人手术”进... 详细»
-
-
45岁的肺癌患者,为什么再次选择机器人手术?
患者是一名45岁的女性,因体检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年余,2021年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予以安排入院行机器人手术,最终效果满意。在外院复查中发现复发,再次要求机器人手术,进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左下肺背段... 详细»
-
-
当甲状腺癌遇上甲舌囊肿,经口机器人手术“一石二鸟”无痕祛病
因颈部的小囊肿不断变大就医,31岁的黄先生发现患上甲状舌管囊肿。检查过程中,黄先生还不幸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两个长在脖子前方的肿瘤,如何实现精准又美观的切除?黄先生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 详细»
-
-
广东首创!机器人手术治疗冠心病和肺癌,72岁阿伯重获生机
72岁的江阿伯同时查出冠心病和肺癌,面对这两种凶险的疾病,治疗策略的选择关乎江阿伯的生死。2019年4月2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郑俊猛教授团队创新性地为江阿伯实施了同期“机器人辅助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