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VT指的是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起源于心脏的室上性起搏点或传导组织。这种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疾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VT通常在心脏的室间隔、心室肌肉或室性传导通道中产生异常激动,在心脏搏动时,心室的收缩频率远高于正常的窦性心律,这就导致了心脏的快速、不规则的搏动。
VT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心慌、气短、胸部不适、头晕、昏厥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VT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是心脏性猝死。
VT的诊断通常通过心电图ECG来确定。在ECG上,VT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率通常在100-250次/分之间,并有典型的室性宽大QRS波。而根据VT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将VT分为非持续性VT和持续性VT两种类型。
治疗VT的目标是恢复正常的心律并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对于非持续性VT,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静脉注射药物以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持续性VT,则常规的治疗手段包括电复律,并联合药物治疗以防止VT的复发。
除了药物治疗和电复律外,对于VT的患者,还需要积极寻找和处理潜在的病因,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等。有时候,还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心脏除颤器来维持正常的心律。
总之,VT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能够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及早的发现、确诊和治疗是关键,而且积极处理潜在的病因也是很重要的。除了药物治疗和电复律外,还需要综合心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
中医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的气血阴阳失调有关。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它的正常功能依赖于气血的充足和运行通畅。如果气血不... 详细»
-
急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跳动异常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心跳过快或过慢、头晕、晕厥、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也可能逐渐加重。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 详细»
-
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简单的说,这种情况是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导致的心脏冲动异常。在生活中,会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在病发时患者常常有晕厥、气短、心慌、头晕头痛等症状表现,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