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来源:医联媒体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大中动脉,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以下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机制:

1.内皮功能损伤: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凝、抗增殖和抗炎症等特性。当内皮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脂质沉积。

2.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通过内皮细胞进入血管壁内,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堆积在血管壁内,形成脂质条纹,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3.炎症反应:受损的内皮细胞和泡沫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吸引并激活白细胞,如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些白细胞进一步释放炎症因子和活性氧物质,导致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使动脉壁变硬、变厚。

4.血管壁重构:为了应对血管壁内的炎症和损伤,血管壁会发生重构,包括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基质合成增加等。这些变化会导致血管壁的弹性降低、管腔狭窄,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内皮功能损伤、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和血管壁重构等多种机制的相互作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需要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如降低胆固醇、控制血压、戒烟等。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