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会影响肺部,但也可以影响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肾脏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各异,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结核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如果出现长期咳嗽、咳痰、发热、盗汗、胸痛、体重减轻和乏力等症状,有可能是结核病的症状。另外,如果接触过结核病患者或者居住在结核病高发地区,也要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尽快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可能进行胸部X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以确认诊断。针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结核病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并遵守相关生活方式指导,如保持良好的营养、避免疲劳和压力、加强锻炼、保持室内通风等,以加快康复和降低传染性。
-
-
结核病用药
结核病的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目前一线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根据患者结核感染的部位,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药物的... 详细»
-
-
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因为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故俗称为肺结核病。咳嗽、咳痰、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肺结核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对待这种病,... 详细»
-
-
结核病的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多发于青年人群,属传染科。常具有4~8周的潜伏期多发于肺部,也可发脑膜、肠道、皮肤、骨髓等地方。其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传播,临床上常表现为全身乏力、咳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