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啮齿动物,如老鼠、松鼠等,主要通过鼠类和跳蚤的传播。鼠疫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和接触传播。
1.空气传播:鼠类感染鼠疫杆菌并死亡后,老鼠身上的跳蚤便开始寻找新的宿主,当人类或其他动物与感染的跳蚤接触时,就可能感染鼠疫。此外,患有肺鼠疫的患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方式传播给他人,当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出的飞沫中含有鼠疫杆菌,在空气中传播。
2.血液传播:跳蚤叮咬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动物后,再叮咬人类或其他动物,将病原体直接输入到新宿主的血液中。这种方式比较常见于咬伤、抓伤等皮肤受伤的情况下,跳蚤通过叮咬将病原菌直接输入到人或动物的血液中,引发鼠疫感染。
3.接触传播:人类接触感染了鼠疫的动物或被感染的跳蚤时,从而引发感染。接触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了鼠疫的动物或跳蚤,以及通过间接接触受到感染的咬伤、抓伤等方式将病原菌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
总的来说,鼠疫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鼠类和跳蚤的媒介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因此,防止鼠疫的发生,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啮齿动物的数量,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减少与感染动物和跳蚤的接触。
-
-
鼠疫如何预防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以下是一些预防鼠疫的方法:1.鼠类和跳蚤的控制:对于鼠类的控制,可以采取使用捕鼠器、化学毒药或放置粘鼠... 详细»
-
-
鼠疫的保健护理
鼠疫的保健护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在鼠疫消毒区的鼠疫患者要注意个人防护,必须穿着防疫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定,避免受到传染,在消毒时要远离隔离病院或者隔离病区,必要时可以服用抗生素来预防。对室... 详细»
-
-
鼠疫的诊断依据
鼠疫的诊断依据有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等,需要及时配合医生做治疗。1.临床表现:鼠疫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和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7天内出现,但也可能在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