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通过尿液分析,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的细胞、蛋白质、糖分、细菌等物质,以及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值等指标,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尿液外观: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至深黄色,清澈透明。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棕色、乳白色或混浊,可能提示存在血尿、血红蛋白尿、乳糜尿或尿路感染等问题。
2.尿液比重:反映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程度。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至1.025之间。尿液比重的改变可能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有关,如尿液浓缩功能减退可能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有关。
3.酸碱值:反映尿液的酸碱平衡状态。正常尿液的pH值在4.6至8.0之间。尿液pH值的改变可能与饮食、药物、肾脏功能等有关,如酸性尿可能与饮食偏酸、尿路感染等有关,碱性尿可能与饮食偏碱、肾小管酸中毒等有关。
4.尿蛋白:用于评估肾脏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含量很少,常规检查为阴性。如果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可能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异常,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5.尿糖:用于筛查糖尿病。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出现尿糖,可能提示糖尿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
6.尿胆红素:用于筛查肝胆系统疾病。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很低,常规检查为阴性。如果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7.尿酮体:用于筛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正常情况下尿液中酮体含量很少,常规检查为阴性。如果尿液中酮体含量增加,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饥饿、剧烈运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酮症。
8.尿沉渣:用于观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如果尿液中出现异常的有形成分,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
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规检查结果只是初步的筛查,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如果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肾功能检查、B超等,以明确诊断。
-
尿常规检查什么都正常
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规的临床检查方法,旨在评估一个人的尿液的生理和病理情况。它通常包括外观、颜色、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红细胞和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查。如果尿常规检查中所有的指标都显示正常... 详细»
-
尿常规检查什么
尿液也就是小便,也是身体新陈代谢的结果,通过泌尿系统和泌尿道排出体外。尿液的产生取决于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尿液异常可以指示身体的健康。作为三种常规检查之一,尿常规是许多疾病的辅助检查... 详细»
-
尿常规检查什么
尿常规检查是通过检测尿液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以下是尿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1.尿液外观: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黄色可能表示脱水,混浊可能表示感染。2.尿液重量:尿液比重可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