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感染科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来源:医联媒体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症状

1.发热期:起病急,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还有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二、治疗方法

1.一般原则: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2.发热期治疗原则:抗病毒、抗渗出、抗出血、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3.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

4.少尿期治疗原则: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5.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6.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出院后仍应休息1~2个月。定期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出现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是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