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德全 主任医师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肌肉萎缩指的是患者的横纹肌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而使得肌肉纤维逐渐变细至消失,患者的肌肉体积逐渐缩小的表现。引起肌肉萎缩的主要病因包括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引起的神经源性肌萎缩,以及由于肌肉本身疾病引起的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以及其他原因肌萎缩。肌肉萎缩患者会因为长期卧床休息而产生诸如延髓麻痹、肺炎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影响。
如何诊断检查肌肉萎缩
1、进行肌电图检测,肌张力检查和徒手肌肉的力量检查。
2、对肌肉围度进行定期测量,是否发生萎缩,检查萎缩程度。
3、通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来了解患者萎缩肌肉部分的神经反应。
4、通过下肢体感诱发、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来判断受损肌肉部分的敏感程度和受到刺激的神经冲动反映。
如何治疗肌肉萎缩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焦虑、悲观的态度,按照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
2、规范进行康复运动的治疗,选用适当的训练方式,重视关节活动度、肌张力等协调性的康复治疗。
3、患者肌肉萎缩会伴随着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应该预防感冒和胃肠炎,避免病菌、真菌等诱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对身体造成损害。
-
-
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
肌肉萎缩是指由于营养障碍等原因,肌肉的体积缩小,是肌肉纤维变细乃至消失导致的。人体的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人的一切随意活动都要靠肌肉的收缩运动来完成。患者可以先从自身症... 详细»
-
-
肌肉萎缩进行诊断的方法
肌肉萎缩指的是人体的横纹肌出现营养的障碍,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从而导致肌肉体积的缩小。肌肉萎缩大多数是由于肌肉本身出现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所导致的。肌肉萎缩也应该注意病程的长短、起病的快慢、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