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进食了被细菌、病毒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导致胃肠道黏膜出现急性炎症。在鉴别诊断时,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区分:
1.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粪便量少,常伴有肠鸣音亢进。
2.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属于烈性传染病,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严重者可出现肌肉痉挛、循环衰竭及急性肾衰竭。
3.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常发生于秋冬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
此外,还需要和食物中毒的症状进行鉴别。进食了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引起,可同时出现多人发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
-
-
急性胃肠炎的病因
急性胃肠炎指的是人体的胃肠道黏膜的一种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急性胃肠炎主要在秋季和夏季较为常见,大部分是由于暴饮暴食、饮食不当或吃馊、生、腐、冷等不干净的... 详细»
-
-
急性胃肠炎的饮食
急性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其它感染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它常常会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针对急性胃肠炎,饮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 详细»
-
-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急性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常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保持充分的水分和营养摄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