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介入治疗主要有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血管内溶栓治疗等。
1.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是采用球囊导管等器材对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进行扩张、再通的技术。该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缓解临床症状,适用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血管内溶栓治疗:通过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血栓部位,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血管内溶栓治疗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进行,适用于发病3小时内且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患者。
3.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切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该治疗适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或狭窄程度小于70%但有同侧颈动脉系统TIA病史的患者。
4.血管内取栓治疗:是采用介入手段,将血栓从血管内取出,以恢复血流。该治疗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且符合适应证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脑梗死的介入治疗需要在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下进行,且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此外,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血管夹层等。
-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包括平衡失调、突发性头痛或头晕、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或失语、视力障碍等。1.平衡失调: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不稳、摇晃或者摔倒等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大脑平衡中枢受损导致的。2.突发... 详细»
-
-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发生损伤甚至死亡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病情的预后情况不能够完全确定,取决于多种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年龄比较小,在早期的... 详细»
-
-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功能损伤。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 详细»
-
-
缺血性脑卒中前驱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前驱症状是指在发生脑卒中之前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头痛、眩晕、言语障碍、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1.头痛:头痛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和视觉障碍等症状... 详细»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通常是脑血管内血流受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预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脑卒中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健康状况、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时与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