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是否能够治好,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1.出血量:出血量越大,病情越严重,治疗难度也越大。一般来说,出血量超过30ml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出血量小于30ml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2.出血部位:脑溢血的出血部位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出血部位在大脑半球,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如果出血部位在脑干等重要部位,治疗效果较差。
3.治疗是否及时:脑溢血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发病后6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治疗效果较好。如果超过6小时,治疗效果会逐渐下降。
4.并发症:脑溢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5.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有其他基础疾病或身体状况较差,治疗效果会较差。
总之,突发性脑溢血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可能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