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以下是一些婴儿脑瘫的常见表现:
1.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脑瘫患儿都表现有程度不等的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独坐、爬、站立、行走等粗大运动较正常儿童迟缓;抓握东西,手指的精细动作也落后于正常小儿。
2.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痉挛性脑瘫。肌肉松软,被动运动阻力降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见于弛缓性脑瘫。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异常姿势。
4.反射异常:脑瘫患儿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
5.其他:脑瘫患儿常有流口水、呼吸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表现。
如果家长发现婴儿有上述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
脑瘫治疗
脑瘫医学上又称脑性瘫痪,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疾病。婴儿脑瘫是先天性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指由于出生前到出生后三十天内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或者脑损伤所导致的中枢神经运动障碍。主要... 详细»
-
-
脑瘫遗传吗
脑瘫是一种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可能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问题。脑瘫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早产、低体重、窒息、产伤、核黄疸等。脑瘫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