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腔隙脑梗塞又称脑腔隙,是一种常见的脑梗塞类型,约占脑梗塞的20%-30%。它是由于大脑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慢性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这些梗死灶通常位于脑深部的白质区域,直径一般小于1.5厘米,因此被称为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血管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壁发生病变,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成分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进而堵塞血管,导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坏死。
腔隙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1.纯运动性轻偏瘫:表现为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但无感觉障碍和语言障碍。
2.纯感觉性卒中:表现为一侧面部和肢体的感觉异常,但无运动障碍。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的共济失调,但无明显的瘫痪。
4.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手笨拙等。
5.其他: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腔隙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控制危险因素等。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
-
脑梗塞危害
脑梗塞是指因脑血管阻塞而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中断的一种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害。脑梗塞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脑梗塞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 详细»
-
-
脑梗塞症状
脑梗塞的症状是比较复杂的,它与脑损害的部位、梗死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其他合并症等等是明显相关的。有一些比较轻的患者得了脑梗塞以后完全没有症状,叫无症状性脑梗死,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可以造成肢体瘫... 详细»
-
-
脑梗塞昏迷原因
脑梗塞,也称为脑梗死,是指由缺血、缺氧和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塞的常见临床类型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和脑栓塞,脑梗死占所有卒中的80%。脑梗塞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