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塞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分型、分期进行治疗。在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控血压、血糖、体温等生命体征。
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
3.抗血小板治疗: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脑梗塞的复发风险。
4.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脑栓塞的复发风险,但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一般用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
5.神经保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可以减轻脑损伤,常用的药物有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
6.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梗塞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以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
7.手术治疗:对于脑疝形成的患者,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脑梗塞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
脑梗塞危害
脑梗塞是指因脑血管阻塞而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中断的一种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害。脑梗塞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脑梗塞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 详细»
-
-
脑梗塞症状
脑梗塞的症状是比较复杂的,它与脑损害的部位、梗死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其他合并症等等是明显相关的。有一些比较轻的患者得了脑梗塞以后完全没有症状,叫无症状性脑梗死,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可以造成肢体瘫... 详细»
-
-
脑梗塞昏迷原因
脑梗塞,也称为脑梗死,是指由缺血、缺氧和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塞的常见临床类型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和脑栓塞,脑梗死占所有卒中的80%。脑梗塞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