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梗死和脑供血不足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治疗药物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药物:
1.脑梗死: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以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心源性脑梗死等患者。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可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可以减轻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以控制血压,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
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2.脑供血不足:
扩张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不足。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脑供血不足。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以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脑供血不足伴发心房颤动等患者。
改善脑代谢药物: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等,可以促进脑代谢,改善脑功能,适用于脑供血不足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脑梗死和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
-
脑供血不足症状
脑供血不足,是指由人类大脑的某一部分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血液得到充足的供应才会运行正常,血液供应应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保持不变。血液占全身输血总量的1/5,一旦血液供... 详细»
-
-
脑供血不足穴位
脑供血不足是指大脑的血液供应量不足,导致大脑缺氧、营养不良等问题。中医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按... 详细»
-
-
脑供血不足原因
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这是脑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