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干梗死是指脑干部位的血管发生栓塞或出血导致血液供应不足,造成脑干组织缺血、坏死和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它负责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跳、血压调节、眼球活动、吞咽、姿势维持等,因此一旦脑干受损,会对机体的生命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脑干梗死的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脑血管畸形等。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它导致脑干的供血血管狭窄、硬化,易于形成血栓,从而引发梗死。血栓形成主要由于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或血流缓慢,使得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并堵塞血流,导致脑干组织缺血坏死。脑血管畸形则是由于血管发育异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畸形,容易出现出血或栓塞,导致脑干梗死。
脑干梗死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主要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呼吸困难、肌肉无力等。因为脑干调节着呼吸和心跳等重要功能,一旦发生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生命危险。
诊断脑干梗死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头颅MRI和脑血管造影等。其中,头颅CT可以快速发现脑干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头颅MRI可以明确梗死的时间和程度,脑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干供血血管的情况,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治疗脑干梗死要尽早进行,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血流改善和对症治疗等。溶栓治疗是利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血流改善可以促进受损脑组织的再灌注和康复,对症治疗则可以缓解症状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脑干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预防脑干梗死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控制血压血脂和及时治疗基础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