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德全 主任医师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若是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一般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其病变常发生在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者皮质脑干束。患者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痪,主要是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以及上部面肌不受累,比如额肌、眼轮匝肌,常发生于脑血管病患者。若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其病变常发生于面神经核或者核以下周围神经。
中枢和周围面瘫如何治疗
1、中枢性面瘫。对因治疗,若是脑梗或脑出血引起的面瘫,主要是治疗这些原发病。若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面瘫,主要是降低颅内压的治疗。若是脑梗死、颅内压不高,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还可以辅助针炙、推拿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较快康复。
2、周围性面瘫。西医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病毒、减轻面神经的水肿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若是患者出现听觉的过敏、耳后的疼痛以及耳部的疱疹,可进行抗病毒治疗。减轻面神经水肿的药物主要是激素类,可短时间少量口服。
中枢和周围面瘫的注意事项
1、在服药治疗期间,饮食要清淡,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白酒、海鲜、大蒜、麻辣火锅、浓茶等。
2、每天用热毛巾敷脸三到四次,不能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更要注意面部保暖。
3、可对面部肌肉进行训练,主要是训练面部表情,可以做翘嘴唇、睁眼等动作,但是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
中枢性面瘫的饮食
饮食决定着中枢性面瘫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只有通过营养的饮食才能获得强壮的体魄,可以吃什么,所以在治疗之前患者是要了解一些相应的中枢性面瘫的饮食知识,而发生水肿;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受压和阻碍淋巴与血液的... 详细»
-
中枢性面瘫的保健护理
中枢性面瘫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出现某一部分或者全部神经损伤造成的,中枢性面瘫和周围面瘫不一样,中枢性面瘫患者面上部位的肌肉不会出现瘫痪,出现瘫痪的是患者面下部位肌肉,即脸颊及其下... 详细»
-
周围性面瘫的饮食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等,主要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或者对于抬眉、闭眼等动作无法完成等,并且会出现嘴斜,在说话时漏风以及流涎等。是一种常见并且多... 详细»
-
中枢性面瘫能不能治好
中枢性面瘫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般是在查明具体致病因后,再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但想要彻底治好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大部分的患者的症状都能够得到缓解,只有小部分患者能够被完全治好。治疗的... 详细»
-
中枢性面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的上行通路的任何部位出现受损都可导致中枢性面瘫,比较常见到的受损处经常是内囊,出现的病因可能是颈内动脉系统出现闭塞,特别是大脑中的动脉主干还有分支的闭塞最为常见,也可能是因为血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