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抗病毒药物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蔓延,帮助控制病毒感染,减少肝损伤,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的风险。
乙肝抗病毒药物通常需要持续使用,即便病情好转也不能随意停止。因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具有潜伏期,即使症状得到缓解,病毒仍然可能存在于体内。如果停止使用抗病毒药物,病毒有可能重新复制和蔓延,导致病情恶化。
此外,停药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下降。如果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意停药,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后续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患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期间,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严格遵守用药规定,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经过相关检查和评估,确定可以停药时才可以安全地停止使用药物。
总之,乙肝抗病毒药物不能随意停止。患者应当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同时,注意预防感染,保护肝脏健康,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
-
乙肝乙型病毒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称为乙肝。乙型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乙肝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乙型病毒,其... 详细»
-
-
乙肝病毒携带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是一种影响肝脏的病毒,可以引起乙肝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但并未出现乙肝病症状的人。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仍有可能传播病毒给他人。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 详细»
-
-
乙肝dna病毒复制
乙肝DNA是反应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也是传染性大小的标志。对于乙肝DNA明显升高的患者,还需要结合肝功能及肝脏彩超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有治疗的指征,需要及时的抗病毒处理,抗病毒治疗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