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首先是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给健康人,例如使用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血液制品或器械、接触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进行输血或输血制品的接触等都可能引起传播。
其次是母婴传播。孕妇感染了乙肝病毒,生下的宝宝也会受到感染,成为慢性乙肝患者。这主要是因为孕妇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病毒载体,通过母婴血液交换感染给胎儿。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做好乙肝检测和防护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最后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性行为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或精液等,也容易传播乙肝病毒。因此在性生活中要采取安全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套等,降低感染的风险。
慢性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集中在血液、胎儿和性接触等方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血液传播的风险,孕妇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的检测和咨询,夫妻间要保持忠诚,采取安全措施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乙肝的传播。
-
-
慢性乙肝如何确诊
慢性乙肝的确诊通常有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等。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病患关于其病史、症状以及可能的暴露风险,比如接触乙肝病毒的方式及时间。2.体格检... 详细»
-
-
什么是慢性乙肝和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指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肝指急性乙型肝炎,两者都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属于乙型肝炎的两种主要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时间通常超过6个月,发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