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海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前庭阵发症和耳石症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但是它们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一、发病机制:
1.前庭阵发症:可能是由于内听动脉血管压迫前庭神经所致。
2.耳石症:主要是由于头部位置改变,导致耳石脱落,在内耳淋巴液中移动,刺激前庭感受器,从而引起眩晕。
二、临床表现:
1.前庭阵发症:眩晕发作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伴有耳鸣、耳聋等症状。眩晕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
2.耳石症:眩晕发作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可伴有眼球震颤。眩晕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倾斜、摇晃。
三、治疗:
1.前庭阵发症:首选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耳石症:首选手法复位治疗,通过特定的头部位置改变,使耳石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如果手法复位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两种疾病的一些主要区别,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出现眩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
耳石症,刚做了耳石复位
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是由于内耳中的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引起的。耳石复位是治疗耳石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耳石是内耳中的一种碳酸钙结晶,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中,对于维持人体的平衡感起着重要作用。当耳... 详细»
-
-
耳石症的治疗
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有试过用脏手去掏耳朵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习惯,如果长期不改善的话,很容易引发各种耳部疾病,耳石症就是其中的一种。耳石症其实在生活中比较不多见,到近年来发病率有见长的趋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