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海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咽鼓管堵塞和分泌性中耳炎是相互关联的耳部疾病,它们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局部黏膜收缩剂或鼻腔应用激素类药物,如鼻喷激素,例如糠酸莫米松或氟替卡松喷鼻来缓解黏膜肿胀,改善鼻腔通气、鼻窦引流,帮助疏通咽鼓管。如果存在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胃酸反流引起的咽鼓管堵塞,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的药物。
2.物理治疗:咽鼓管吹张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捏鼻鼓气法、捏鼻吞咽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打开咽鼓管,促进中耳通气和液体排出。
3.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以及腺样体切除术
。对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通过球囊扩张方式彻底解决咽鼓管功能障碍问题。
总之,咽鼓管堵塞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来定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
-
-
分泌性中耳炎感觉咽鼓管通了是怎么回事
分泌性中耳炎感觉咽鼓管通了,多考虑是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所致,详细解答如下: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主要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腔负压,从而引起中耳黏膜水肿、积液。当感觉咽鼓管通了时,通常意... 详细»
-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等。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一般来说,儿童出现了分泌性中耳炎后,其上呼吸道... 详细»
-
-
咽鼓管和中耳炎的关系
咽鼓管和中耳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咽鼓管的管道,它起到调节中耳内部压力,清除中耳分泌物以及保护耳膜的作用。咽鼓管的功能异常或者阻塞往往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当咽鼓管发生异常时,中耳内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