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海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穿刺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穿刺的目的是通过将耳鼓膜上方的液体抽出,减轻耳朵内的压力,缓解炎症和症状。
穿刺治疗一般由耳鼻喉医生进行,在手术室或诊所内进行。医生会给患者麻醉,然后用专门的工具在耳膜上做一个小孔,将耳内的液体抽出。这个过程通常不会太疼痛,但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感。
穿刺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水进入耳内,以免引起感染。医生也会开具抗生素等药物,帮助患者消炎和恢复。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鼻腔感染的扩散;避免吹风等活动,防止感冒加重中耳炎症状;并及时就诊,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除了穿刺治疗,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方法,如局部热敷、药物治疗、中医推拿等,帮助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但在尝试这些方法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治疗需要及时和科学。穿刺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患者也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和避免致病因素的接触,帮助疾病早日康复。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等。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一般来说,儿童出现了分泌性中耳炎后,其上呼吸道... 详细»
-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腔内积液而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或中度的分泌性中耳炎,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和去充血剂等药物来... 详细»
-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也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等。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 详细»
-
怎么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粘液、渗出液。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孩中较为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因为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