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海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特征是耳朵内部出现分泌物积液。中耳是位于鼓膜后方的一个空腔,当分泌物在中耳积聚时,就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中耳炎通常由耳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其中细菌和病毒是导致中耳炎的常见病原体。当病原体侵入中耳后,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耳朵内部产生大量分泌物,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时,就会导致中耳积液的形成。
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朵疼痛、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耳朵内的压力感。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性症状。当中耳内积液严重时,还会出现耳廓后方的肿胀感、耳部的异物感,甚至出现耳漏等症状。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治疗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消炎镇痛药物,以及鼻腔冲洗、吸痰对中耳积液进行清除。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导管置入手术,以帮助中耳内的分泌物排出。
除了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掏耳朵等刺激性行为,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耳朵干燥,远离烟尘、化学物质等刺激,避免着凉等。
综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等。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一般来说,儿童出现了分泌性中耳炎后,其上呼吸道...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腔内积液而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或中度的分泌性中耳炎,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和去充血剂等药物来... 详细»
-
-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也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等。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 详细»
-
-
怎么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粘液、渗出液。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孩中较为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因为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