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中医科
在中医理论中,气虚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体质状态,它涉及人体的生命活力、防御功能以及气血的运行等多个方面。我深知气虚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因此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为大家详细解析气虚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实用的预防和改善建议。🍭气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先天禀赋不足:
个体在出生时,由于母体营养状况、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可能导致先天精气不足,从而形成气虚体质。
☀️饮食不节与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偏食或过度节食,以及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会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补充,导致气虚。
☀️过度劳累与思虑过度:
长时间的身体劳累、过度运动或脑力劳动,以及过度的精神压力和焦虑,都会消耗大量的气血,使身体处于气虚状态。
☀️大病久病与外伤:
患有严重疾病或长期慢性疾病,以及受到外伤或手术等,都会耗伤气血,导致气虚。这些疾病或外伤可能直接影响气血的生成、运行和储存,从而导致气虚。
那么针对气虚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改善:
✔️调整饮食:保持饮食规律,注重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补充。同时,避免过量食用寒凉、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积极治疗疾病: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身体状况。在疾病恢复过程中,注意调养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中医调理:在中医指导下,可以服用一些补气养血的药物和方法进行调理。如党参、黄芪、山药等中药材,以及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都有助于改善气虚症状。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预防和改善气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气虚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
-
气虚值18
气虚值18这个说法一般并不准确,气虚是中医名词术语,一般不用具体数值来表述气虚的情况,而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虚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倦怠乏力... 详细»
-
-
气虚型肥胖
气虚型肥胖指的是肥胖病因中以气虚为主要病机的一类肥胖类型,形成原因有很多种,一般包括运动不足、饮食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等。1、运动不足:缺乏运动,身体的气血运行缓慢,新陈代谢减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详细»
-
-
肺气虚的诊断
肺气虚顾名思义就是肺气虚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少气乏力,稍微做点劳动或者运动就会觉得气很喘,呼吸气促。并且,肺气虚的病人身体的免疫力或者抵抗力低下,就很容易会造成一些感染,容易导致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的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