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趋炎热,恨不得把自己“封印”在冰柜当中,几瓶冷饮冰凉下肚,好不快活。现实生活中也不乏长期喝饮料的人,尤其是含糖饮料。不久前,深圳一名27岁女性由于常年拿饮料当水喝,22岁时就已经诊断出糖尿病。而近段时间又因视力的急剧下降就诊,检查结果为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受,所以常常不把它当回事,体内的血糖频频飙升都不以为然。但长期的血糖失控,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眼病的出现。若等到视力出现异常时才去就诊,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糖尿病眼病很隐匿,“杀伤力”可不小
糖尿病性眼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可以说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生。且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是不能逆转的,它引起糖尿病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等眼病,严重都可能导致患者失明。最“狡猾”的是,糖尿病眼病有较强的隐匿性,患者起初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感觉。
得了糖尿病,什么时候得去看眼科医生?
从上文我们了解到,糖尿病对眼睛产生影响的时候,患者早期通常是没有任何感觉。有感觉的时候往往已经不是早期的阶段。所以一定要在病变之前,而不是感觉到有病变的时候,才去关注它。对于糖尿病患者该什么时候去看眼科医生,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一般都不大,对眼底的病变影响没有那么快。
所以,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诊断以后,5年之内去找眼科医生看看。如果是得了1型糖尿病年龄较小的患者,应该在过12岁以后去看眼科医生比较好,之后再每年去复查一次即可。
如果是2型糖尿病的病人,诊断糖尿病以后应该马上去找眼科医生检查。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许多在诊断之前可能存在长期潜伏的状态,或者长期忽略的状态。所以,一诊断2型糖尿病就要去看眼科医生,然后每年再复查一次。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有两大部分的因素:一部分是可控制因素,另一部分是不可控制因素。在预防方面,首先要遵从内分泌医生的建议,将血糖控制在相对正常或者正常的水平。年龄较大的患者在降低血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因此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另外,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除了药物的控制,还要保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情,同时要尽量避免烟酒,这些都是可控的因素。不可控因素则有几个方面,包括性别、种族、病程等。
所以,把所有该控制的因素控制好以后,还要遵从医生的嘱托。及时随诊,让病变早期被发现,并控制在理想水平。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最主要是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糖尿病眼病通常是指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而几乎所有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出血,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落等症,并且由于糖尿病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患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 详细»
-
-
糖尿病眼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病的治疗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针对眼睛的症状来进行对症治疗。因为长期的血糖升高,对视网膜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当出现视力受到损伤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来改善不良的症状。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降... 详细»
-
-
糖尿病眼病可出现症状
糖尿病眼病是指由糖尿病所导致的一系列眼部并发症总称,如糖尿病眼底病变、角膜知觉减退、角膜修复能力下降、加速白内障发展、复视、上睑下垂等多种并发症。其为一种主要致盲疾病,患者出现相应症状表现后,应及时到... 详细»
-
-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有哪些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被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可包括眼底出血、青光眼、眼底血管瘤、玻璃体混浊以及泪囊炎和视网膜脱落等,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大多会致盲,以及视力的突然下降等,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眼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