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拉粑粑一般指的是排便。如果在排便时出现便血的情况,可能是和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原因有关。
1、痔疮:痔疮是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痔疮引起的便血通常为鲜红色,量较多,排便时可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建议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
2、肛裂:肛裂是指肛门周围皮肤或黏膜出现的小裂口,常因便秘或排便时过度用力导致。肛裂引起的便血通常为鲜红色,量较少,排便后会伴有肛门疼痛。建议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
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可引起直肠和结肠黏膜的溃疡和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便血通常为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美沙拉秦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4、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可单发或多发。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通常为鲜红色,量较少,不与粪便混合。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息肉切除术将息肉切除。
5、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结肠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
出现便血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
脑出血脑室出血
脑出血和脑室出血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但两者都属于颅内出血的范畴。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破坏导致的血液进入脑组织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大脑半球的皮质下区域,也可能发生在小脑、脑干等部位。脑出... 详细»
-
-
脑出血持续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后如果持续出血,可能会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形成脑疝,危及生命。以下是一些应对的方法:1.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颅内压会升高... 详细»
-
-
脑室出血3室出血出血量不多
脑室出血是指血液在脑室内溢出,导致脑室内压力升高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前、中、后脑室出血。其中,3室出血是指同时累及左右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出血。对于3室出血的患者,由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