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祥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口腔科
牙槽骨缺损是一种口腔疾病,指牙槽骨的量不足或形态异常,导致牙齿无法正常生长和稳固,可能与外伤、正畸治疗不当、牙齿缺失、牙周病等因素有关。
1、外伤:如果口腔受到外伤,如车祸、跌倒等,可能会导致牙槽骨骨折或牙槽骨缺损。
2、正畸治疗不当:在正畸过程中,如果施加的力量过大或方向不正确,引起牙槽骨的吸收和缺损。
3、牙齿缺失:如果牙齿缺失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相邻的牙齿会向缺失的部位倾斜,对侧的牙齿会向缺失部位移动,导致牙槽骨逐渐吸收,最终导致牙槽骨缺损。
4、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严重者出现牙槽骨缺损现象。
为了预防牙槽骨缺损的发生,应该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治疗牙周病和其他口腔疾病。
-
-
牙槽骨缺损分型
牙槽骨缺损是指牙槽骨在某些部分受损或缺失的情况。根据缺损的具体程度和范围,牙槽骨缺损可以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1.一度缺损:牙槽骨在缺损部位轻微吸收,形态仍然完整,没有明显的骨质凹陷。2.二度缺损:牙... 详细»
-
-
拔牙后会造成牙槽骨缺损吗
拔牙后可能会出现牙槽骨缺损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每个拔牙都会发生的情况。牙槽骨缺损是指牙齿拔除后,牙槽骨的一部分或全部丧失,导致牙槽骨形态改变和体积减少。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牙槽骨未能充分恢复的患者身上,对... 详细»
-
-
牙槽骨突裂手术风险有哪些
牙槽骨突裂手术是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用于修复牙槽骨的缺陷或畸形,可能会有以下一些手术风险:1、术后感染:感染可能导致术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发热、红肿等症状,甚至严重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清除感染部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