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囊癌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要判断是否得了胆囊癌,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判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触摸检查,对腹部和胆囊区域进行检查,寻找任何异常肿块或肿瘤,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胆囊癌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胆囊造影等检查,帮助医生观察胆囊大小、形态、结构和周围组织的情况,检测是否有肿瘤存在。
3.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通过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辅助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癌,并评估胆囊癌的严重程度和转移情况。
4.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或手术中取得胆囊组织样本,经过病理学检测,确定有无癌细胞存在,确认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并不能确诊胆囊癌,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如果怀疑患有胆囊癌,并发现自己有胆囊区域的不适,如持续性的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助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
-
胆囊癌治疗
胆囊癌是指发生在胆囊组织中的恶性肿瘤。胆囊癌治疗的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早期胆囊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一旦确诊为胆囊癌,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 详细»
-
-
胆囊癌复发
胆囊癌复发是指治疗后出现复发,包括周围浸润、淋巴转移、肝脏或远处器官复发。具体的原因和处理方式如下:一、复发原因1、手术不彻底:手术切除胆囊和周围组织时,如果没有完全去除癌细胞,或者在手术过程中癌细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