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是中医学中的五脏情志理论,它认为人的五种情绪状态会对相应的五脏产生影响。
1.喜伤心: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主管思维和情感。当人处于喜悦的状态时,心脏的功能会得到调节和增强。然而,过度的喜悦会导致心气过盛,长期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2.怒伤肝:肝主疏泄,主管气血的调节和分布。当人处于过度愤怒的状态时,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过度愤怒可能导致肝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思伤脾:脾主运化,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当人处于长期思考或忧虑的状态时,会导致脾气虚弱,从而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问题。
4.忧伤肺:肺主呼吸,主管气的输布和排泄。过度的悲伤或忧郁会导致肺气郁结,从而影响肺脏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过度悲伤或忧郁可能导致肺部疾病、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5.恐伤肾:肾主藏精纳气,主管生殖、生长和发育等功能。长期的恐惧会导致肾气下陷,影响肾脏的功能,出现肾虚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尿频、遗精等。
总之,情绪过于激动或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中医方面讲究的是平衡,人们的喜怒哀乐惧跟内脏其实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其实情志活动主要是以五脏精气作为基础的,人的精神刺激通过内脏的机能,反映为各种情绪的变化。一般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人体...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是中医对情志影响五脏的基本认识。1.怒伤肝: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主管血液的储存和分布,以及身体的调节和平... 详细»
-
-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是什么意思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描述,用来表达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于人体脏腑器官的影响。是指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于特定的脏腑器官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解释如下:1、喜伤心:过度...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出自哪里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具体来说,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当人处于喜悦状态时,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当人处于忧虑状态时,会影响肺部的功...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出自哪里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通过经络联系身体的五脏六腑而形成有机整体。因此五脏对人体的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各类情绪,因此中医经常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点出了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