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瘫是一种影响患者运动能力和姿势控制的神经发育障碍,心理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方式:
1.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可以与他们进行互动、关注他们的需求、给予积极的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2. 提供稳定的环境:提供规律的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刺激、提供舒适的空间等,帮助他们减少焦虑和不安。
3. 鼓励社交互动:可以通过组织社交活动、提供社交机会、鼓励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来鼓励患儿与家人、朋友和同龄人进行互动,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
4. 提供支持和资源:提供康复治疗、教育支持、心理咨询等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5. 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提供正面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等方式,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6. 尊重个人隐私:尊重患儿的个人隐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这可以包括避免在他人面前讨论他们的病情、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等。
7.家庭的支持和关怀:家长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理解,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和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总之,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建立信任关系、提供稳定的环境、鼓励社交互动等,帮助患儿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
-
脑瘫治疗
脑瘫医学上又称脑性瘫痪,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疾病。婴儿脑瘫是先天性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指由于出生前到出生后三十天内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或者脑损伤所导致的中枢神经运动障碍。主要... 详细»
-
-
儿童脑瘫症状
儿童脑瘫指的是由于小儿因多种因素造成,比如感染或出血或者外伤等引起脑实质损伤,出现非进行性以及中枢性运动功能从而发展为脑瘫疾病,比较严重,脑瘫可能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四肢抽搐症状,部分儿童会影响视... 详细»
-
-
什么是脑瘫
脑瘫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小儿脑性瘫痪,同时也被称为小儿大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小儿在出生后一个月,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常伴有语言障碍、听觉、癫痫、精神障碍及视、行为异常以及智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