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用药物治疗抑郁症时需要注意确定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注意副作用、避免突然用药等。
1.确定诊断: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2.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最适合的抗抑郁药物。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史和其他因素进行选择。
3.剂量和用药时间:抗抑郁药物需要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通常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在用药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剂量。
4.注意副作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失眠、焦虑等。如果副作用严重或无法忍受,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5.避免突然停药:抗抑郁药物需要逐渐减少剂量,然后停药,以避免出现戒断症状。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复发或加重,甚至出现戒断综合征。
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
-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有明显的区别。抑郁情绪往往患者表现为高兴不起来,没有愉快感,没有兴趣乐趣,而且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所以说,患者体验不到自身的动力,往往会感受到自己有明显的变化,有寻求治疗的能力。抑郁情... 详细»
-
-
抑郁倾向
抑郁倾向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义抑郁倾向指的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特定情况下对抑郁症状的易感性或易患性。二、病因抑郁倾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三、症状... 详细»
-
-
抑郁自残
抑郁和自残通常是两个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长期的低落、沮丧、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等症状。抑郁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