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肝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疾病,通常是因为食用了感染了肝吸虫卵的生水产品而引起的。患者在感染后可能出现疼痛、发烧、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肝吸虫病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肝硬化、甚至肝癌。以下是肝吸虫病的治疗方式:
1.注意日常饮食:避免食用生水产品,尽量选择煮熟的食物,以减少二次感染的可能。
2.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手,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或食物。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合理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状况。
5.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总之,长期患肝吸虫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促进康复。
-
-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饮用被感染的水、进食被感染的淡水鱼等途径传播。肝吸虫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肝区不适、慢性腹泻、贫血、腹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肝吸虫病还可能... 详细»
-
-
肝吸虫病怎么分度
肝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引起的疾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肝吸虫病可分为四个分度。1.轻度感染: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感,如食欲不振、乏力等。此时,肝功能检查可能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 详细»
-
-
肝吸虫病的症状
肝吸虫又被叫做华支睾吸虫,成虫在人的肝、胆管内寄生,引起肝吸虫病。本病的临床表现有腹泻、上腹部不舒服、肝脏出现肿大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一些症状。这种病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国内也有本病的流行。流行区主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