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是指心脏室间隔在出生时未能完全闭合,导致心室之间存在缺损。对于室间隔缺损周部存在2到3毫米的缺损,一般被认为是较小的缺损。这种大小的缺损往往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可能只有轻度的呼吸困难和少量发绀。因此,在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时,需要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的症状不明显,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明显的心脏负荷过重,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观察。保守治疗包括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和症状的变化,同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此时并不需要做手术。
其次,需要考虑缺损的位置和周围结构的情况。如果缺损位置接近心尖部、三尖瓣环附近或与动脉导管相连,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此时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对于室间隔缺损周部2到3毫米的情况,手术治疗不是绝对必要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
-
-
室间隔缺损自愈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先天性畸形,是指心脏的两个室间隔之间存在缺口,有一定的几率可以自愈。一些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室间隔缺损较小,且患者的心脏和血管系统能够适应这种血流... 详细»
-
-
室间隔缺损多少正常
关于室间隔缺损的正常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1.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室间隔缺损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缺损。小型缺损的直径通常小于5毫米,中型缺损直径为5-10毫米,而大型缺损的直径则大于10毫米... 详细»
-
-
室间隔缺损的危害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这种病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危害,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1、心功能损害:室间隔缺损会导致心脏血流异常,增加心脏负荷。由于缺损会造成离心性负荷增加,如左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