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高位室性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意味着在心脏的心室上部出现了一次早于正常心跳的搏动。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由窦房结控制,产生的电信号沿着心脏的传导系统传播,使心脏肌肉紧密协调地收缩和舒张。然而,当出现高位室性早搏时,额外的电信号在心室中出现并导致心室提前收缩。
高位室性早搏通常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产生了额外的电信号,触发了心室的早期收缩。这可能是由于压力、焦虑、疲劳、咖啡因等因素引起的。它通常是一种良性的心律失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心脏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有心律失常,或者只是感到偶尔的心悸。
然而,如果高位室性早搏非常频繁或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头晕、胸痛、呼吸困难等,则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监测和治疗。频繁的高位室性早搏可能会导致心肌病变,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此,如果经常感到心悸或其他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
-
室性早搏症状
室性早搏也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室性早搏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精神不安、过量的烟酒、咖啡也是... 详细»
-
-
室性早搏治疗
室性早搏属于早搏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心慌不适的症状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诊室性早搏。在治疗上,首先要找到引起室性早搏的原因,然后在进行对症的治疗,很多正常人也会有室性早搏的情况出现。但如果有严重心... 详细»
-
-
偶发室性早搏原因
偶发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室性早搏的次数量少于五个,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一些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疾病的患者都可能会引起偶发性的室性早搏,需要根据室性早搏的数量、危害程度以及合并的基础性心脏病来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