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低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等,一般低血压患者注意的事项包括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避免突然站起、保持适当的锻炼等。
1、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水分摄入充足能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助提升血压,每天适量饮水,避免脱水导致血液浓缩,使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和调节血压,多吃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提升身体的营养状态。
3、避免突然站起:突然站起时,血液可能来不及迅速流向下肢,导致脑部供血暂时不足,加重低血压症状,起身时动作缓慢,给身体足够的时间调整血压,减少头晕等症状的发生。
4、保持适当的锻炼: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改善低血压状况。
低血压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治疗,注意日常防护,以维持血压稳定。
-
-
献血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献血。特别是血压低于80/40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种情况本身就需要积极检查处理甚至抢救。而献血会在短期内导致血容量相对急剧的减少,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引起脑供血不足,... 详细»
-
-
低血压症状有哪些?低血压如何饮食?
其实低血压不是一种疾病,是指身体的血压低于正常状态,而体型,年龄等都会对血压水平产生影响,虽然低血压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长期低血压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当患有低血压的时候,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