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的水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低血压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1、低血压症状加重:低血压不治疗会使血压持续偏低,从而引起头晕、乏力、心悸等低血压症状加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晕厥、昏迷等症状。
2、心血管系统受损:长期的低血压状态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等。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3、肾脏功能下降:低血压不治疗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导致肾脏缺氧、缺血等问题,进而影响肾脏的功能。严重的肾脏损伤可能导致肾衰竭等疾病。
4、其他器官受损:低血压不治疗还可能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如肝脏、胰腺、肺部等。这些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后,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低血压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
-
献血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献血。特别是血压低于80/40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种情况本身就需要积极检查处理甚至抢救。而献血会在短期内导致血容量相对急剧的减少,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引起脑供血不足,... 详细»
-
-
低血压症状有哪些?低血压如何饮食?
其实低血压不是一种疾病,是指身体的血压低于正常状态,而体型,年龄等都会对血压水平产生影响,虽然低血压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长期低血压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当患有低血压的时候,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