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李韵 医师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刘舒 主任医师
放假后,孩子生长发育问题更容易显现,身高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需从身高、匀称度、生长速率等全面评估,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诊断。
如何评估儿童生长发育?
1、身高的评估
准确的身高测量数据是身高评估的基础。身高的评估以百分位数法或均值离差法表示,若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实足年龄个体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或第3百分位数水平,提示矮身材。
2、生长速率和(或)生长模式的评估
正常情况下儿童期身高每年增长5~7 cm,青春期启动后,受激素协同调节,该时期的身高获得约占成人终身高的15%。生长速度下降,被定义为每年身高增长2岁以内儿童<7 cm,(2~<4)岁<5.5 cm,(4~<6)岁<5 cm,6岁至青春期前<4 cm,青春期儿童<6 cm或每年身高SDS偏离至少0.3 SDS。需了解既往身高数据,才能计算生长速度,否则误差较大。
3、骨龄监测
骨龄监测也是医生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骨龄检测是通过测定骨骼大小、形态、结构、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体格发育程度,并通过统计处理,以岁为单位表达的生物学年龄,是判断人体成熟程度的良好指标。
有家长担心拍骨龄是否会对孩子有辐射影响?儿童拍摄骨龄的X线片所接受的有效剂量是微乎其微,通俗地举例来说,相当于乘坐飞机2分钟的辐射量。所以,家长们不必过分担忧辐射的问题。
为什么骨龄能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状况?
骨骼成熟评估的基础,在于骨化中心随时间的可预测变化,其每一个骨的发育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且遵循一定规律,不断成熟;其发育先后、形态大小及成熟度与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激素密切相关,而且骨骼系统发育变化在人类基本相似。
骨龄与实际年龄(简称年龄)之间的关系,用骨龄差来表明。骨龄差为年龄与骨龄之差。骨龄差为正数,代表骨龄落后于年龄;骨龄差为负数,则代表骨龄提前于年龄。
通常将±2岁为骨龄差正常范围,其中骨龄差在±1岁为正常。骨龄大于年龄1岁但不超过2岁为偏早;骨龄小于年龄1岁但不超过2岁为偏晚。如骨龄>年龄2岁,认为骨龄异常提前;骨龄<年龄 2岁,认为骨龄异常落后。为了更好地评估生长发育状况,骨龄结果要求精准、一致、稳定。
哪些孩子需要检测骨龄?
1.提前发育的孩子: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睾丸容积增大4ml以上),即为性早熟。早发育的孩子,生长潜能受损,监测骨龄能直观反映骨骼成熟度的进展,并结合继续激素水平及子宫卵巢大小(男孩查睾丸)进行综合评估。
2.短期内身高增长速率明显减慢或明显加快的孩子,需监测骨龄及时了解生长发育状况。
3.出生身长、体重不足、儿童期持续矮小的孩子,需要定期监测骨龄。
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复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方案以明确诊断。
(通讯员:王舒华)
-
-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人类的生长和发育遵循客观的规律,其中生长就是指系统和器官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一种量的改变。而发育是一种质的改变,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上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健全。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需要多种营... 详细»
-
-
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生长和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过程,期间可能会存在细小的和不明显的量的变化,长期以往就会集聚为质的改变。人的生长发育速度通常呈现快慢交替的趋势,发育曲线呈波浪式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生长高峰是胎儿期和青春... 详细»
-
-
儿童生长发育总体偏低
儿童生长发育总体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包括营养不良、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环境因素等等。下面将具体分析一些常见的原因及对应的处理方式:1.营养不良:儿童缺乏充足的营养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处理方式... 详细»
-
-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食物
晚餐是保证儿童晚上睡觉之前营养物质的供给,儿童在晚间的生长能力较高,需要的营养物质也相对较多。儿童的晚餐除了进行各种荤素搭配,还需补充其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让儿童养成偏食的习惯,注意合理膳食,以保... 详细»
-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什么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以及性别差异等方面。以下是分点分析: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不同阶段,生长的速度和模式会有所不同。例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