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散瘀消痈是中医中的一个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内外伤后产生的瘀血和痈肿。
散瘀是指通过调理气血运行,促进淤血的疏通和新陈代谢,使瘀血得以消散的方法。因为中医认为瘀血是引起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散瘀的目的在于消除瘀血,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
中医中常用的散瘀方法有破瘀散滞、活血祛瘀和化瘀为止等。常用的破瘀散滞药物有川芎、当归,常用的活血祛瘀药物有红花、桃红等,常用的化瘀为止的药物有三七、艾叶等。此外,按摩、针灸和拔罐等也是中医常用的散瘀方法。
消痈是指通过散瘀、清热、解毒等方法,使痈肿快速消退的过程。痈是指由于体内湿气和火毒郁积,导致局部发生脓肿、肌肤发红肿胀,触痛等现象。因此,消痈的方法是将湿气和火毒从体内排出,促进局部的瘀血消散,从而达到消退痈肿的目的。
中医中常用的消痈方法有清热解毒、破积消肿和活血散痈等。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有黄连、黄柏,常用的破积消肿药物有大黄、芒硝等,常用的活血散痈药物有虎杖、薏苡仁等。此外,利用外敷药膏、热敷和湿润的热敷等方法也可以促进脓肿排出,加快消痈的过程。
在选择和使用药物和方法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并结合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综合施治。最重要的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误用药物或方法,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
-
痈的饮食
痈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个临近毛囊的深部感染。常发生于抵抗力低下者,这种疾病的病因除其他因素外,与饮食也有一定的关系,如饮食营养不均衡,饮食偏一,饮食不规律等,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到合... 详细»
-
-
垂痈的症状
垂痈为中医病证名,俗名又称为“紫舌胀”,该病主要发生在小儿刚出生六七天之内,此证主要由于孕妇体质偏热及新生儿湿热使得胎毒上冲、使得肺胃之热向上蒸腾、造成心经火盛血壅,血壅以致舌头肿大几乎一倍到两倍、喉... 详细»
-
-
痈的保健护理
痈病是皮肤科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个临近毛囊的深部感染,常见症状为大片浸润性紫红斑,可见化脓、组织坏死,主要发病部位位于人体的颈部、背部和肩部,好发于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肥胖、不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