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海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油耳朵是指耳垢分泌过多,导致耳道内积聚了一层黄色或棕色的油脂。油耳朵本身不会散发出臭味,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变得恶臭难闻。
1.不臭:油耳朵的主要成分是耳屎,也被称为耵聍。耳屎是由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可以防止耳道干燥、刺激和感染。耳屎通常是黄色或棕色的,具有一定的粘性和软硬度,是一种健康耳朵的正常分泌物,通常不会散发出臭味。
2.臭:当耳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可能会导致分泌物变得恶臭。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疼痛、瘙痒和发热等症状。如果频繁地使用棉签或其他物品清洁耳朵,可能会刺激耳道内的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从而导致油耳朵变臭。
如果发现自己的油耳朵出现了异味,建议尽快咨询医生以确定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同时,避免过度清洁耳朵,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注意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有助于减少油耳朵变臭的风险。
-
-
怎么判断油耳
湿性耵聍俗称油耳,是正常情况,不是疾病。另一种是干的,由于其抗菌作用,挖耳时能产生湿润的耵聍,但不流脓,在这种情况下,不必经常挖耳朵,因为耵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还可以防止砂粒和水滴进入内耳道,损伤黏... 详细»
-
-
怎样判断油耳
油耳又名湿型耵聍、油状耵聍等。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又分耳廓和外耳道。通常外耳道约长3公分,在其外三分之一的耳道皮肤上长着细毛,含有皮脂腺。皮脂腺属于正常的分泌腺,会排泄油状皮脂,有润滑皮肤和... 详细»
-
-
油耳怎么治疗
油耳是指耵聍。耵聍通常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抽吸、耳内镜的方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一般治疗:患者可以根据医生指导定期用温水清洗外耳道,有助于软化和清除耵聍。但需避免使用尖锐物体深入耳道,以免将... 详细»